十大外匯交易平台排行榜
貨幣兌換 中間價 漲跌(BP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美元╱人民幣 6﹒7413 +89﹒00
1歐元╱人民幣 6﹒9550 +234﹒00
100日圓╱人民幣 5﹒0663 -17﹒00
1港元╱人民幣 0﹒8599 +20﹒10
1英鎊╱人民幣 8﹒2186 -8﹒00
1澳元╱人民幣 4﹒7870 +208﹒00
1紐元╱人民幣 4﹒3352 +250﹒00
1新加坡╱人民幣 4﹒9203 +35﹒00
1瑞郎╱人民幣 7﹒1596 +177﹒00
1加元╱人民幣 5﹒2810 +115﹒00
1人民幣╱林吉特 0﹒6594 -17﹒40
1人民幣╱俄羅斯盧布 9﹒0320 +129﹒00
1人民幣╱南非蘭特 2﹒4133 +57﹒00
1人民幣╱韓元 193﹒5700 -8﹒0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人民銀行自2014年3月17日起,人民幣兌美元浮動區間由1%擴大至2%。
人民銀行自2015年8月11日起,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,當日人民幣兌一
美元中間價貶值1﹒9%。
十大外匯交易平台排行榜
近日,由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、 中国碳中和 发展集团联合发布的《低碳发展蓝皮书: 中国碳中和 发展报告(2022)》,依据最新统计数据对 中国碳中和 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,蓝皮书显示,中国碳中和发展指数已从2001年的164.95上升至2019年的182.50,其中2015年开始呈现加速上升趋势;2019年的绿色能源、绿色交通、生态碳汇指数较2001年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蓝皮书还建议,可以开发一种便于全民参与的 碳交易 平台系统和公众易于接受的、具有普遍性的 碳交易 产品,引导公众实现生活与工作的碳中和。
以煤炭为主体的化石能源依然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基石
展望未来能源供应体系,以煤为主体的化石能源仍将发挥重要作用。但是未来 中国石油 增产规模有限,对外依存度将维持在70%以上。 天然气 产量保持稳步增长,但与消费增长相比仍有缺口(当前超过43%依赖进口)。持续增强的油气对外依赖将对能源保供带来巨大风险。
蓝皮书认为,在 新能源 成为世界能源发展趋势时,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。总体来看,为实现中国能源供应自主可控,必须立足以煤为基础、以国内供应为主的基本国情,统筹各类能源多元化发展和平衡。
建议建立全民参与的 碳交易 平台,鼓励公众实现生活工作碳中和
加强西电东送,把部分能耗大的产业转移到西部
蓝皮书指出,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一环,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分布特征是,西北部区域的 太阳能 及 风能 资源丰富,西南部水力资源丰富,中部区域生物质能丰富,东部沿海海上风电资源丰富。因此,加强西电东送、产业转移等区域合作机制,有利于推动资源优势互补,助力中国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。
中国西北地区属于产业发展的低梯度地区,走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发展路径是必然选择。结合西北环境容量、矿产、 太阳能 等优势,适合发展占地面积大、高能耗及高危行业,同时又要求这些产业具有低水耗、低用及对交通成本低敏感性的属性,特别是发展高能耗产业,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,缓解“西电东送”面临的困难。
西北区域是中国 太阳能 、 风能 及水能资源的主要集中地,是可再生能源电力基地;西南地区有着丰富的水电资源,但该区域以山区为主,发展第二产业所需要的土地资源严重不足,需要发展或承接占地面积小的产业。
东部及中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,能耗总量大,但可再生能源资源不足,土地资源日趋紧张,在区域协调发展中,主要是承接西电,同时,需要把一些能耗大的产业转移到西部。东北部区域产业发展缓慢、可再生能源资源不足,但 风能 等本地可再生能源可以满足本地产业需要,主要是推动能源替代,减少弃风问题。